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2021-03-12 浏览次数:3459
效率是电机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特别是,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导方针,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受高效节能电动机。规模和种类繁多的电动机已经限制并调节了电动机。制造商对电机效率的保证和第三方产品节能认证活动提供了可以标准化产品级别的证据。
对于极数不同的电动机,效率指标的评估会有所不同。高速电动机的效率指示器高于低速电动机的效率指示器。下图显示了用于不同电机的GB/T32891.1。除两极电机外,效率指标的极限是4,6和8极电机的效率指标速度越低,效率就越低。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速度与转矩负相关。即,速度越高,转矩越低。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P电动机的效率低于4P电动机的效率,这直接与2P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端的较大尺寸有关。这是因为2P电动机的绕组跨度更大并且具有内置特性,当这种类型的绕组结束时,绕线过程会延长,这自然会增加电动机中的铜损。根据前一篇文章中绕组端部的功能和作用的理论分析,尖端尺寸越小,电动机的效率水平越好。
但是,对于相同转矩的电动机,速度越高,效率越高。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因为高速异步电动机具有很高的材料利用率,并且有减少材料消耗的热量损失的趋势。
滑移率是异步电动机固有的重要参数,也是异步电动机效率的指标。如果将高效电动机和通用电动机的速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到高效电动机的速度更快或滑移率低于通用电动机的速度。由于电动机的滑移率与转子绕组的电阻密切相关,因此电阻大,滑移率大,转子的电阻损失也大,因此效率低。低滑动和高效率的典型特例是一项技术,该技术在超高效率电机中将铸铝转子替换为铸铜转子。
关于电动机的速度,我们自然会想到不同频率条件下电动机效率的方向。以更常见的50Hz和60Hz电动机为例,当功率和转矩相同时,电动机的效率如何随频率变化?
在中小型异步电动机中,绕组损耗是主要因素。如果扭矩没有变化,则由于电源频率的增加(从50 Hz调整到60 Hz),流经绕组的电流不会显着变化。随着频率的增加,风阻和铁损增加,但是四极或更多电机的风阻和铁损之比远小于功率增加的比率,并且提高效率的总体趋势保持不变。当频率增加到一定水平时,铁损迅速增加,风阻也显着增加,电动机效率随频率增加而降低。
效率指数与电动机运行的经济性有关。为了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世界上几个地区都对这些地区所用电机的效率施加了低能效限制。我国还宣布了多项利用高效和超高效节能的系统节能激励政策。 -高效电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可以使用功率密度高,转速范围宽的变频永磁电动机,这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补贴,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节能因素或里程数的严格指标。
随着高效电机的应用不断深入和深入,仅提高电机性能已无法满足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要求。将电动机集成到支持设备中以进行集成设计和控制成为必然趋势。更新和淘汰高能耗电动机和设备,科学合理地匹配动力系统,应用低速直接驱动技术,简化减速机构和一系列相应的辅助设施,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积极推广变频调速电机,我们充分利用软启动,无功补偿和智能电源配置等技术措施,不断提高节能和效率水平,并不断提高节能效果。
以上非官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